玉山
擁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的祖國寶島,五分之三以上是高山。有“台灣屋脊”之稱的玉山,位於台灣省中南部,它縱橫花蓮、高雄、嘉義及南投四縣。百岳之首的玉山海拔3952公尺,是東亞第一高峰,比日本著名的富士山還要高出176米。玉山於1985年4月10日成為國家公園。
清康熙年間編篆的《台灣府志》中記述:“玉山,在鳳山縣。山甚高,皆云霧罩於其上,時或天氣光霽,遙望皆白石,因名為玉山。”
高聳的玉山屹立在北迴歸線上,這裡是最早向太陽說早安的地方。站在玉山峰頂,東望秀姑巒山,西眺阿里山脈,南瞻關山,北看南湖大山及中央山脈。平地湧起的玉山,景物奇異氣象萬千。原是布農族的生活場域(布農族是台灣九族原住民其中的一族),也是原住民的聖山。
據有關地質學家研究,早在四百萬年前,由於菲律賓海洋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擠壓,大陸板塊與台灣板塊分離之後,板塊年年擠壓上升,衝擊而形成台灣特殊的山脈群峰。加之當地氣溫高、雨量大,豪雨強度驚人,以及海水的拍擊,將山峰之間磨礪成絕壁高懸的峽谷溪流。這些溪流如血脈般擴散,匯集成一條條大河溪口,才切割成今日雄偉壯闊的玉山。從低海拔到高海拔,從山腳的熱帶到頂峰的寒帶,使玉山的生態景觀,形成了任何季節都有其不同的豐繁特色。
玉山是台灣當地人的聖母峰,也是居住同胞的心靈之頂。在玉山3952公尺的頂峰石碑上,鐫刻著八個大字,“心清如玉,義重如山”。千百年來,它巍然屹立在祖國的東方,如一面巨大的天然屏風,面對太平洋的千百劫難,即使颱風地震的撼動,依然不能動搖它的堅貞與寧靜。
而更撼動我的,還有一則若真若假的布農族古老神話傳說:“在大地開始之後,有一個高大的女巨人,經常悠遊在這塊被眾神祝福的土地上。她經常以沉默面對歲月。在她無意中為那份深沉的孤寂而歎息時,發出濃濃的白霧濕潤了附近的大地。經過千百年的嘆息,附近的大地生長出各種各樣的樹木,各種小動物也穿梭其間,讓沉寂的大地透露出令人驚豔的生命韻味。隨著歲月的腳步,女巨人始終坐在山頂沉思,後來女巨人伸出了雙腳,大拇指都變成了兩座大山,再後來,這片山林便出現了祖先”。
基於這個神話傳說,雖然比起四百多年前的西遊記還要遙遠奇異,但布農族人卻一直在相信,玉山是女巨人的化身,是他們的母親,而他們都是從女巨人的“腳趾”衍生出來。在千年不語的玉山母親的呵護下,布農族相信天地萬物都是尊貴且有靈氣的。他們的生命精靈從“軟弱”轉為“堅強”。在大自然的天風海雨中,他們一直堅持傳統的農耕和狩獵,長期神秘地與山林互動,衍生出自己獨特的文化。
行腳於天涯地角的我,雖然對玉山有著無限的嚮往,但我卻沒有能力爬上玉山頂峰,望山而敬的我對於海拔3952公尺的高度,我這把老骨頭,只能望山莫及。我只能貼近“巨人”,看見了她的“肚臍”和“腳趾”,遠望玉山頂上的白雲飄過一個山頭又一個山頭。雖然我站的高度不夠,但玉山的雄偉依然像咱們的萬里長城一樣在我心裡寄住著。
近年來,台灣同胞風行徒步登山旅行,特別是在玉山地區。其中還有熱切的登山勇士懷藏鑽戒,站在東亞最高的地方向女友求婚。更有人背著逝去母親的骨灰登頂,以完成母親生前遺願,誓將人間遺愛留在台灣最高點。滿懷對登山勇士的崇敬之心,我俯身於下,把自己放置在無塵的大自然懷抱裡,在錯落的光與影的合一里,我感到自己靈魂彷彿變成一個綠色的光點,漫過重重疊疊的玉山雲樹,讓我的初心歷經一場洗禮,更加澄澈,更加謙卑。
沿著植物解說板和遊覽解說牌,我來到玉山有名的白木林。據當地人說,白木林的形成,是因為從前的一場森林大火,剛剛燒到葉子的時候,一場大雨把火給撲滅了。結果樹死了,但樹杆卻兀自堅韌地挺立著。遍布山頭的白木林,有的腰骨蟠屈變形,有的直直地仰頸翹首蒼天。在經受歲月雨水的酸腐和太陽的爆曬之後,樹皮都已脫落,生命裡的某些東西已經全然死去,只剩下裸露的白骨,在浩渺濃郁的綠野上,白骨森森地指向天空,那一片淒豔的白,宛如一片壯烈後不肯低頭的魂靈。白木林的視覺強烈地衝擊著我的眼簾,驚豔的壯烈鋪天蓋地,彷彿向人類呼籲,彷彿庇護著這片厚土,雖死猶生的淒美與禪意,使我虔敬中更添無數疼惜與不捨。
我在白木林前駐足了很久很久,直到把這幅英雄交響曲一般雄渾的畫卷,靜默地疊放在心裡頭……告別白木林時,我一步一回頭,似乎與遠征的壯士們做最後一次訣別,任那戰場上的廝殺聲漸漸遠去,直到靜穆成一道永恆的墓碑。陪伴他們的有紮根千萬塵世的神木老樹,擎天的巨柱把粗曠縱橫的枝椏油綠地托舉到空際。還有莊重的紅松、鐵杉、台灣杉、玉山圓柏和草本植物等等。他們交臂疊肩相擁互倚,猶如霜皮龍鱗筋骨盡露的“風雕”。整個玉山上上下下、淺淺深深。濃蔭碧影中遠遠看去,就像一層層交疊撐開的綠色巨傘,站成了一片片綠野,風起時,片片綠葉翻動起陣陣波濤,幾乎透染我的肺腑。
呼吸著曠野的生命,從早餐起步到午後三點,腳程還沒走出玉山“腳趾”的我,老骨頭早已僵硬如一尊石像。當我選擇了一處濃蔭斑駁的石階坐下休息時,卻驚見一條小青蟲,從佈滿青苔的落葉底下鑽了出來。它旁若無人地伸伸懶腰,然後抬起他那柔細的腳爪,優雅自足地一拱一拱向一個微凹的洞穴探險去了……在這萬物之一族的小小動物樂天知命的“嚓嚓嚓”的腳步聲中,小青蟲如此禪味的知足樂天,讓我驚覺到動物天堂的自然純真與生存,我們富有奢華的人類,還要抱怨什麼呢? !
其實,有時候,我們可以把旅行當成一場修行,每到一個地方,就是一個“道場”。懂得學習古早人(先民或原住民)對大自然的敬畏心,懂得跪地俯聽大地脈動,懂得聆聽山林物語,懂得在溶入空靈物外的當下,打開我們的心門,回到最深的內部叩問自己:我們被仁慈的大地所供養,得天獨厚地享受大地一切美味,我們為大地做了些什麼呢?
借用台灣音木老師的話說:“衷心喜歡3952公尺於山頂上鐫刻的八個大字’心清如玉,義重如山’。然而如果沒有包容土石的雅量,怎算’清心’?如果不能累積歲月所予的厚度,何來’義重’?在如是多族群人口匯集之後,台灣有沒有足夠的心量,面對未來,誓要累積一座文化的玉山呢?!”
二〇一〇年三月二日
一路走來 suyi 部落
http://suyiart.pixnet.net/blog
suyi 阿團 Go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uyiart
連絡方式:0937-054080 +886-2-24574310